冉云飞 : 哀悼不是表演(图)

作者:冉云飞 发表:2010-08-20 08: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甘肃舟曲,泥石流过后

中国是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但无论看上去是天灾还是人祸,总归是骨子里的人祸所造成的。地震当然是天灾,但民众有些生命财产的损失,却是因为人祸所致,比如说豆腐渣校舍。在5.12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后,官方传媒说灾区都搞了拉网式的地质灾害排查,以便制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拉网式地质灾害调查,只不过走过场做秀而已。因为从目前灾区周围频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泥石流,对民众生命财产的伤害来看,根本就没有起到应有的预防作用。舟曲及绵竹、汶川等地震灾区范围内频频发生的泥石流,说官方对地质灾难的防范完全是空谈都不为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漠视民众生命财产的情形呢?那就是因为民众没有办法制衡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

既然漠视民众生命财产,各级政府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自然根本就不在乎死了多少人。众所周知,像5.12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官员因此受到惩罚,没有任何一级政府因此背书,这说明天灾之后的人祸根本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频繁发生的人祸没有任何人受到惩处,这便使得官员们更加肆无忌惮,形成对民众生命财产漠视的恶性循环。由于对民众生命财产严重漠视,因此所有所谓的事后补救,都只是杯水车薪,何况根本无法防范下一次灾难的发生。当漠视民众的生命财产成为习惯以后,那么所谓的全国性哀悼,只不过是典型的猫哭老鼠——假慈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中国发生的灾难有一个与外国不同的特点,就是每次灾难发生后,你都可以看到人祸的影子。不特如此,灾难发生后的处理方式,可以让人明显地感到人祸的影子。人祸的第一个特征便是宣传部明目张胆地下令不准新闻媒体进灾区采访,即令一时半会儿没把那些前往灾区采访的媒体堵回来,也要他们尽量采用新华社等官方非常认可的媒体的通稿。5.12特大地震后的前半月,媒体的采访相对自由,曝出了许多问题,因此后来发生的玉树大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等,官方就干脆禁止媒体到灾区采访,只允许在他们看来听话的少数媒体前去做非常不全面的、也不透明的所谓报道,来敷衍民众。像最近发生的舟曲特大泥石流,和5.12大地震、玉树大地震一样,其具体死难数字令人生疑。因为没有死难者名单,没有死难者应有的基本信息,如年龄、地址等,再加上没有媒体的全面报道,抽象的死难数字,其权威性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在没有死难者确切名单及相关信息的情况下,从5.12大地震开始,到玉树大地震,再到今年八月份的舟曲特大泥石流,举行了三次全国性的对死难者的哀悼活动,令人愤懑不快。我赞同任何无辜的死难者都应该得到悼念,但如果我们不知道死难者的名单及其基本信息,那么这种悼念就会流于形式,成为转移灾难视线的一种手段,更成为官方自我表扬的一种工具。在任何一次全国性的哀悼日上,念出来的都是少数最高领导的名字,而不是那些不该逝去的亡灵,这样的哀悼是何其吊诡而虚伪!哀悼日没有遇难者什么事,倒成了执政者自我表扬和吹嘘的舞台,成了那些被洗脑的民族主义者喊“加油”的日子,更成为被官方组织起来或者默许游行来显示其有游行自由的一个场所,从而在爱国主义的大氅下暗渡陈仓,使灾难变成一场表演,无辜的死难者最终成为被悼念的道具。生前没有得到任何应有的做人尊严,就连死后无处安放的尸体和灵魂,也成了被官方利用的道具,真可谓生也何苦,死亦何哀!

中国灾难频发的密度之大,大小灾难层出不穷,就像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每天都是六四》一样,每天都应该是哀悼日。并不是任何人的死难,都能够得到官方表演式的哀悼的,当你作为很多死难者的抽象数据的一员时,你才有这样被拿来利用的价值,你才会得到全国性哀悼的“殊荣”。但你是的灵魂是否安稳,你的家人是否受煎熬,是否能更好地防范将来可能的灾难,这根本都不是官方所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便进一步地在政府运营中,劫掠自己的利益,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一个根本不尊重民众生命财产的政府,在没有真相、没有死难名单情况下的所谓哀悼,根本毫无诚意,令死者不安、生者受伤。当民众的大规模非正常死亡,都成为政府表演舞台的时候,这就注定灾难层出不穷、永无止息。

2010年8月19日下午于成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牛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