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界人士评丁关根的去世以及中国当前的形势

发表:2012-07-23 23: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丁关根星期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西方主流通讯社说,丁关根是中共党内的保守派人士。有中国问题评论家认为,特殊的人脉关系是丁关根获得升迁的重要原因。这些评论家也对中共18大召开前中国的形势作了分析。

新华社电讯称星期天去世的丁关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丁关根不是邓小平时代中共最高层的核心人物,但是他比其他多数人都有更多接近邓小平的机会。他所担任过的职务,除铁道部长而外,还有国台办主任和中宣部长二职-- 这两个职务历来都是由最高层信得过的人担任。

对于只有通过电视新闻报道了解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普通人来说,丁关根给人的印象是一位颇为矜持的官员。中国事务评论家刘念春说,丁关根喜欢对普通人摆架子:

“像这样的人喜欢对老百姓趾高气扬,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他在邓小平面前绝对不会这样,他要是这样的话也上不去。”

许多人的印象是,丁关根是一位思想保守的人物。对此,刘念春表示,丁关根这样的人正是核心领导层要物色的中宣部长人选:

“他们宣传不能找到一个放心不下的人。一般保守派的人都是让他们感到放心,不会出事的。他找一个把不住关的,不能按照以前的共产党宣传方式做的人,那肯定不放心。”

山东大学教授孙文广说,丁关根得到破格升迁,看来与他得以接近邓小平、万里等中共元老有关:

“丁关根是个会奉迎一些领导像邓小平、万里,这样就很快被提拔上来,他没有什么真实的本事。他能够背靠大树,他就能够得到相识做官。”

两位评论人士由丁关根的去世谈到中共18大前的形势。孙教授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迟缓反映出一些制度上的问题,而上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并没有推行政治改革的意图: 

“我觉得经济上是暴露了大量的问题。一个是GDP已经降到八以下,但是深层的问题可能要比这严重得很多,主要还是制度上的缺陷。中共经济制度是以国有经济为主,这个经济是没有旺盛的生命力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国营性企业掩盖了腐败,掩盖着低效率。大量的腐败造成了两极分化,少数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多数人处于贫困的边缘,减低生产就出现大量的失业,如果要刺激生产又会造成通货膨胀。”

记者:“孙教授谈到政治改革在18大之前还剩下大概二、三个月的时间,估计不会推出政改的重大措施,那么在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后,你估计中共会不会采取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呀?”

孙教授:“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是看不出来。中共当今的上层是要维稳。什么叫维稳呢?就是要维护他们的政治统制。”

刘念春也认为中国当局没有推行政改的迹象,而经济发展又遇到了瓶颈:

“这种情况下好像现在中共在政治上它不会改,像平反六四那只不过是放出了风,即便温家宝有政改的意思,可是对中共权贵整体来说他们不愿意改。经济形势好像又到了瓶颈到了瓶口了。因为国际形势也没复苏,而且也影响到国内,它好像是一个世界加工厂,所以国外的经济不景气,中国必然或迟或早地反映出来。中国的内需是民穷国富,那内需肯定上不去。”

美联社援引中国评论人士的话说,“经济的下滑、民众的人权要求以及政改是中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