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三观:走了,回了,留下了(图)

发表:2017-12-24 07: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时代广场
纽约时代广场(Pixabay)

【看中国2017年12月24日讯】在知乎上有个问题很热门,网友们有数千个回答。问题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发达国家工作或移民,即使过得平淡,远离亲友,仍然义无反顾?

都说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留下?

又为什么有人离开?

那些出去,又回来,再出去的人

他们怎么想的?

今天聊聊

季毛毛:

法国,四年前的五一劳动节,地铁上没几个人,坐在我对面的阿姨抱着一束花,那是一束铃兰,法国的传统是在五月一日这天亲友互赠铃兰会得到好运。那花儿太香了,我深吸了好几口气,对面的阿姨告诉我这花的法语名字和赠花的传统,她到站的时候刚走到车门口,又折回来,从那束花里拔下一枝递给我,祝我在法国一切顺利,然后就下车了。

法国,前年夏天,逛街的时候买了双鞋,那是双柠檬黄色的凉鞋,坐公共汽车回家的路上不知怎么就鬼使神差的脱下旧鞋换上了新鞋,等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乘客都在看我,当时脸就红了,心想着大家肯定觉得这货在公共场所脱鞋穿鞋的太不文明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啊!结果我旁边的一个老奶奶突然跟我说,你的鞋真好看,颜色好活泼,旁边的老爷爷说年轻人真是穿什么颜色都好看,然后周围的人都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起来。那种夸赞是我所听到过最由衷最真诚的夸赞。

知乎用户:

更新答案:答主今日回了次国,两年来第一次回国,记忆中的家乡和真的见到的,差异真的很大.面对亲人的无限打探隐私和不尊重式关爱,答主感到身心具疲。而且,记忆中的城市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色,夜晚的空气也充斥了废气的味道。忽然体会到了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决心要好好留在加国。去加国的时候,适应很快,没想到回来后每天都像熬日子。不想带来太多负能量,只想再说一句,如果你的性格和我一样,喜欢安静,不喜欢虚假的人际关系,能换一个国度生活就果断去做吧,环境真的会影响人的心境。

原答案:一直不同意一个说法,即“国外好山,好水,好无聊”。

每当听到身边的人这样感慨,我就觉得,三观不合,不能深聊啊!我没有觉得我所呆的国家很无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在举行,彩色跑,美食节,游行,公益活动,展览会等等。而我见过的朋友觉得国外无聊,生活太“平淡”,大部分是因为这里没有那么多的KTV,没有很好的夜生活,没有国内的美食,没有那么多一起喝酒唱歌的朋友。我刚好不是这样的性格,我喜欢看书,窝在家看剧,去参加公益或者美食活动,和朋友在家聚会,去公园拍拍风景,周末开车走乡间小道去农场摘花摘水果,或者就在健身房健身。我不认为这就是“平淡”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充实快乐。这个世界上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是内向型性格,我们不喜欢过多的社交活动,不喜欢人多的场面。我相信在中国也一样有这么一群人,因为疲于应酬,而向往如此的“平淡”生活。所以,从性格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国外的生活更适合于我。同时,也如其他的答案所说,不会被人随意评价,随意打探隐私的生活,才是人类社会应该有的⋯我希望我的祖国能快快走到这一步。

同住地球村:

我就说一句:那些觉得出国了是二等公民的同学,说得好像自己在国内就是一等公民一样。

青岚:

我是个俗人,什么自由,民主,有点太高大上了,我是个安于享受的懒人,我在国外生活主要原因是因为相比之下,同样的努力,两者之间生活质量差太多,我喜欢享受生活,而不是仅仅活着。

我以前在国内是一个过的还不错的小老板,年收入百万以上,但是看着物价上涨的速度,门面房东涨租的速度,衙门老爷日益增高的脾气以及苛捐杂税,员工的工资,污染日益严重的空气,价值观的扭曲,我虽说有车有房有产业,受人尊重,但我一样没有安全感,在国内做一个外人眼里光鲜的小老板很累,看似很牢固的生活,但是其实不堪一击,因为点什么事,你铸造起来的实体就会顷刻倒塌。并且我是个不善于搞关系的人,对国内的人情社会,潜规则不能游刃有余,再加上后来我受到了一些不公平待遇,而维权无门时,我彻底死心,在即将而立之年出国闯荡。

我本以为我至少得适应几年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但没想到这个时间比我预想的要短很多,可能主要因为我把国内看的太透了,能客观的对比两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不像一些留学生,在当地受到一点挫折就想着回国,因为没有国内生存的经验,盲目的认为风景国内更好),我是生活了半年后,就决定接下来的有生之年一直在海外居住。

至于你要问我为啥这么义无反顾的出去?

我再一次得说,我是俗人,这种中产阶级的生活对我太特么有吸引力了(对比我在国内的生活,完全没压力可言嘛!),念个书,出来考一些行业内的执照,找一份工作,你就光荣的挤进中产的行列,你就能住二层小别墅(在国内我就是年收入百万的时候我也不敢买别墅),开宝马了,并且这边没有加班,下班就走,回家陪老婆孩子,每年带薪休假在1个月左右,弹性工作制,只要你不耽误工作,上下班自己定时间,不打卡啊~上午十点上班我会乱说?我一个朋友在东欧某个国内认为是穷国定居,人家每天上班6小时,中间还得在单位打会台球,乒乓球我会乱说?

我再说一句,这对我太特么有吸引力了!

馨源,UBC:

我对中国没有愤青式的怨言,对发达国家也没有天堂式的向往。国外呆了三年,回国工作了三年,现在又跑出来了。

回国的原因简单,父母年纪渐大,我也不想一个人再去陌生城市重复租房找工作的过程。回到家里,感觉真的很温馨,有亲人朋友,有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在自己的土地自己长大的城市,心里时刻充满踏实感。我对在中国的生活其实没有什么不满。

选择再出国的原因也简单,因为自由。

不是“言论集会自由”这类政治意义上的概念,我从来都觉得国内使人感到禁锢的不是体制,而是咱的七大姑八大姨文化。我回国那年26岁,觉得自己还好年轻,结果一年之内就被逼婚的压力弄得喘不过气来。而我父母其实是非常开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也会说出“有点后悔让孩子出国耽误了婚姻大事”的话。这让我非常非常地难过。他们没有逼我,没有骂我,而他们流露出的焦虑和失望让我更难过。

除了父母之外,从出租车司机到公司不相熟的年长同事,任何人都可以在谈话的前三个回合问到个人隐私问题然后对我的生活评头论足加以建议。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我毕业那一年住的是研究生宿舍,认识了很多特别精彩的女孩子,三十岁左右,念博士,交不同国家的男朋友,做学术,全世界旅游,从来没有听她们说过三十岁了还没结婚好焦虑。

可我父母不断跟我说,女孩子念到硕士就好了啊千万千万别再念了啊,生怕我再申请博士。虽然我自己也无心再念,但是如果我真的走学术的路,是不是回来(在婚恋市场上)更要被贴上标签了呢?

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有一次中午到图书馆自习,新修的图书馆很豪华,我坐在沙发上忍不住头靠后闭上眼睛想假寐一下,一个保安过来跟我说这里不可以睡觉。到了国外,学校里所有的沙发、地板、外面的草地上都躺满了人。没人在乎你眉骨穿了孔还是头发染了紫色,谁在乎你喜欢男人还是女人。

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评判,所以你可以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定义自己想要的成功,可以少一些物质上的追求。人跟人之间没那么近,也就省得炫耀和比较。不是说没有,而是你即使不和人比较,也可以偏安一隅过自己的小日子。朝九晚五,无须应酬,回家在后院给孩子搭个树屋,周末上山下海拥抱大自然。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平淡的,可对很多人来说这样就够了。

还有一些小事。比如我在国内工作的时候电梯里遇到领导,一定要让领导先走。

我们的外国经理来公司,会对我坚持女士先走。比如在国内找工作投简历的时候经常被要求提供照片身高体重甚至父母在何处就职,在国外只要一个名字,连年龄都不用写。

我从来不觉得外国月亮圆。

比如美帝的医疗制度下,朋友的母亲流鼻血不止去看急诊等好几个小时,医生出来说句“把头仰着就没事儿了”第二天寄来100多刀的账单,这种例子分分钟都不是梦。

我清楚自己选择了什么要面对什么,但还是选择了。

将来可能再折腾回去。不过现在这种清净的日子对于曾经要天天挤地铁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疗养~~

April Lai,留美第四年:

前两天在一篇关于“coming home after some years abroad”的文章里读到下面这段话:

The problem is this word:home.It suggests aplace and alife all set up and waiting for us;all we have to do is move in.But home isn't merely aplace we inhabit;it's alifestyle we construct(wherever we go),a pattern of routines,habits,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eople,places,and objects--all confined to alimited area or neighborhood.We can certainly construct ahome back in our own culture--just as we did abroad--but there won't be one waiting for us when we arrive.And this is true even if you move back into the same house you lived in before you went overseas.

读到这段话,不禁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2013年秋天去荷兰交换,12月份回国,在家住了一个月之后回到了在美国的学校。在荷兰的半年里,一直有一种自己是旅居者的漂泊感,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旅行。然而奇怪的是,当我终于结束半年的漂泊,回到了从出生开始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被亲人和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包围着,而我这种“漂泊感”似乎并没有消失,潜意识里仍觉得自己长长的度假模式并未结束,尽管合家团圆,故知相逢都是人生乐事,我却仍时常在这些喜乐的间隙里觉得飘飘然,如同在梦里一般。

直到一个月后回到美国,似乎才终于有了一种尘埃落定,back to the regular life的安定之感。

这个奇怪的现象直到我读到上面那一段话时才恍然大悟。Home于我而言的定义,也许已经不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一种特定的文化,而是“a lifestyle we construct(wherever we go),a pattern of routines,habits,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eople,places,and objects”

用一句比较文艺的中文来说,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从高一第一次来美国交换,到后来大学考到美国,这将近四年时间里,美国之所以能让我产生想要settledown的欲望,是因为我觉得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无聊,而这里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这个想法最初产生是在高一的时候,被学校选派到Boston的一所中学交换。当时就觉得,美国的孩子做什么像什么。学校艺术节上学生自己排演的歌舞剧,其专业水准在当时的我眼里和百老汇不相上下。学校里的各种竞技运动,从训练到比赛都搞得有模有样,十分专业。反观我在国内接受的教育,觉得除了学习之外,一切业余的文艺活动都只是小打小闹,搞得十分山寨,真是“无趣极了”。

所以,为了追寻这种“有趣”,我最终放弃了高考,选择了一所纽约州的LAC.

大学因为完全没有在国内念过,没有亲身体会,所接触的样本也有限,以下观点如有偏颇,也欢迎大家指出。

我所选择的是一所liberal arts college,翻译成中文就是文理学院。这种学校所注重的是通才教育及人格培养,而非仅仅是为进入职场所做的专业训练。所以在国内的学生们忙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军训,上马哲思修的时候,我有幸能够把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的所有学科的入门课程都尝试一遍,来扩展自己的思维,确定自己的爱好。

美国的很多学校还注重critical thinking的训练,课程大多以阅读经典和课堂讨论为主。荷兰大学的课堂更加注重discussion,很多课上tutor都只起到开启话题的作用,然后整节课都是靠学生讨论来提出论点,找出论据,确定结论,并且结论往往并非单一的。

在四年的时间里我能够有时间读到很多学科的经典著作,并且有机会与其他人一起讨论,聆听各种各样的观点,再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这样的学习方法也使我在面对生活中其他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辩证的思考,不再像那样在自身偏见的基础上人云亦云。

我觉得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一生的收获。

而大学里另外一个令我迅速成长的机会就是study abroad.我的学校每年有60%的学生都有机会去其他国家交换半年到一年,并且每年也会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学生来我们学校交换。外国学生在美国的学校并不像在国内那样被捧上神坛,受到区别对待。

留学生在美国的学校,和美国学生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学,丝毫不会被区别对待。这也就给了很多本地学生更多的与他们交流的机会。而我交换到欧洲的那半年,也是同样。

每天能从不同背景的同学身上学到各种观点,一点点淡化自己的无知与偏见。在欧洲的那半年我还上过一门欧洲研究的课程,经常是今天学到了一处历史遗迹,第二天就可以跳上火车去那个地方看一看,把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

综上,我觉得我所接受的美式教育十分成功地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使我成为一个能够客观思考,眼界宽广的人。而我之所以想要留在美国,是因为这种教育在美国是相对普遍的。

与有过这样教育背景的人交往,遇到充满狭隘偏见还不自知的傻~的几率大大降低,遇到有意思有故事的人的几率也大大提高。所以相比国内,我觉得在美国反而更容易融入,因为人们更容易接受与他们不同的人,不管这不同是不是来自于文化。

这四年来我每年回国几个月,渐渐觉得国内虽然热闹快活,但是心总是静不下来。接触到的人里有很大一部分都终日在为身外之物焦虑与浮躁着,我所关心的事情与他们并无法交流。回国以后,感觉在美国时候那种读了一本好书,遇到了一种新的思想时兴奋地与同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虽然吃喝玩乐的局天天约,长久以往,也觉得真是太无趣了。

我还是经常会深深地怀念我的故乡,并且和原来的朋友亲人保持热络,因为我无法割舍下从前的一切,是我的过去将我塑造成了今天的自己。但我之所以会选择将来留下,是因为我相信我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可以将我塑造成一个更好,更快乐的人。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并没有用亲情去绑架我。相反,从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鼓励我去追寻我所想要的生活.我曾经妈妈谈到将来的养老问题,我说等到他们年纪大了需要照顾,我就回国陪他们。

而妈妈说,不,你是独立的,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兴趣与生活。如果有一天实在需要照顾,可以雇人。你要按照你自己的意愿,生活在你想要生活的地方。我说,你们抚养我这么多年,我自然有为你们养老的责任。妈妈说:"我们养你,就是为了这么爱着你,也知道不管到什么时候,你心里也爱着我们。带着这样的爱,我们和你都要去完成自己的生活。"

虽然将来父母年纪大了,我还是会尽量回到他们身边,或者把他们接到我身边,心甘情愿地照顾他们。但是我永远感激他们能够给我选择的权利,也希望将来的自己如果有了孩子(虽然很大程度上会选择丁克),也能够做到像父母这样。爱着他们,支持与尊重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羊小雪:

首先太多答案也就讲了在国外爽的事或者在国内不爽的事然后就咬牙切齿要走,第二工作和移民完全是两回事,这一点几乎被忽略,当然可能只是因为大家对移民的问题也没有把握。这两点可以理解,但用作价值观输出就不太科学,容易误导年轻人(包括我)。

答案就一句话,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国外工作,原因无非是为了钱(少数为阅历),牵扯到移民,那么八成是为了下一代。

总结一下别的原因,基本上有环境,制度,人口素质,社会风气,公共设施,和自由。

照例我们先做一个让步,以上所有观点我都认同。国外最让我留恋的东西,一是“永远不用为别人的错误承担后果”的安全感,二是“身上打一百个洞都没人多看你一眼”的自由。

当然,当然,谁不喜欢过马路不用看车,钱包忘拿六次都有人追着给你送出来,地铁公交也不挤,下车大家排着队谢谢司机,银行邮局医院都像春天般温暖,货币购买力是国内好多倍,罢工选举骂总统给我的快感倒是没那么大,但穿成什么样都敢出门还是很爽的。

特别是刚出国接触到这些细节的时候,简直每个细胞都在颤抖着呐喊“资本主义好”,内心一直无法发挥的绅士人格已然雀跃着要打败主场二十年的中庸人格了。

但上升到移民,或仅仅是在国外长期居留,就不仅仅是找个工作轰个趴那么潇洒,而会掺进来很多微妙情节。对我来说这可能不是远离家人,不是生活平淡,然后也不是语言不通饭吃不惯这些,而是听起来很虚的公民地位。

二等公民这个词很严重,我不敢随便用。

但作为一个杰出的玻璃心,在生活中我还是会追求社会认同感这种屁用没有的东西。大部分留学生,不过在这个社会外围看两眼,随着找工作,留下来,甚至定居,移民,恐怕越往里走,越会感觉到面对主流社会时的无力感和局限性。在被认识,被了解之前,先被下意识地贴上一个关于种族和国籍的标签,这其实非常客观,无可厚非,大部分时候也不会直接对你造成什么影响。但这个标签带来的所有定义,狭窄的归类,僵硬的印象,尴尬的文化认同和从生理构造到思维方式的无数差异,都挡在你跟美好的资本主义之间,它透明,挡不住你看到那些愿景,但它存在,坚硬,且无法被证明。

这跟什么歧视或者个人交往都不是一码事。说实话我在这边最好的朋友都是外国人,但一个朋友不能代表一个社会。

社会存在感,认同感,价值感这种东西讲起来很空,而且越讲越无聊。只能说脱离主流文化的生活不太可能有营养,我知道多少定居国外的人已经渐渐无所谓追求或生活乐趣,只专心温饱,下班回家老婆孩子热坑头就满足了。

不过各人消化能力不同,侧重点也不同。比如我有女性朋友跟她们的异国男友感情很好,但我有努力过后,还是觉得母语不同太心累。

我所知道的留在国外的年轻人也许可以概括成几个典型。生活简朴一直单身几年下来给家里汇个几十万的男生,拼够了几年赚到几个包和一肚子故事的女生。移民得算是中年人了吧,社交几乎为零的大学教授,混迹在中国城的小老板,还有大街上无数推着婴儿车神色萎靡的中年妇女。

以上说的都是普通人,排除各种牛二代或者为爱痴狂的个例。

我有个大学老师是在英国待了十几年的华人,有次我们一起开一个会,问到在座有谁是英国人,她没举手,有谁是亚洲人,她也没举手。会后我们一起吃饭,她问我pasta是什么东西。

当然这是个很个别的例子。

有次在路上,看到一个下班的中国男生,包看起来很重,把西装压得变形,他站在一家餐厅门口看菜单,看了很久,然后走开了。

这个毫无意义的举动我一直记得。它什么也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说明,但居然非常莫名地刺痛了我。就好像所谓归属感和社会地位,它们不能被物质代表,不能被履历说明,但它们有时会莫名地刺痛你,就像两片过期的隐形眼镜,一开始好像好好的,但在路上越走就越觉得不对。

偏题了这么一大坨,主要是看别的答案都一股脑把国外说得甜如蜜。我想表达的是,如果考虑到定居,就会在甜蜜蜜背后冒出文化,种族,社会地位和感情等等隐形的压力。特别是没有背景也没有经历的年轻人,要面对的问题是很多的,不是努把力就能混到中产阶级那么简单。不能说得好像国内没法过了,一出国你就此生不复忧愁,本来混不出头的在国外秒秒钟出人头地,国内受了委屈的在国外天天顺风顺水。

一边是愤愤不平的当事者,一边是冷暖自知的局外人。

另外你是怎样的人,也不会因为你在哪就改变的。决定待在哪里的因素,无非利益和命运。别的生活感观都是见仁见智罢。

国外的各种好处通常被身在国外的人拿来说服自己即“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样很好”,同时被国内的人用作自己糟糕生活的理由和宣泄出口“都是因为体制不行”。

说白了哪哪都是围城,而辩白太多时候只是心理安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知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