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戴河 中国政治晴雨表玄机重重

发表:2012-07-25 23: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迹象表明,中共高层正在避暑胜地北戴河开会,为即将到来的十八大做准备。此类声音,再次将笼罩着政治迷雾的“夏都”——北戴河拉入了公众的视线。作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北戴河不管是作为中共暑期办公地,还是作为避暑疗养胜地,期间发生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足以让其政治迷雾更加玄机重重。

美国《纽约时报》23日报道称,中共高层元老正在北戴河海滨进行“宫廷密谋”。报道同时援引当地李姓居民的话说,中共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将在北戴河得出一些结论,重大决策将在北戴河做出,北京不过是大家举手的地方。

此段内容的真实性尚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宫廷密谋”及“重大决策将在北戴河做出”的表态不难看出,北戴河从避暑旅游胜地到临时政治中心的身份变化,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2003年7月,人民网的一则“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戴河临时办公地”的消息从理论层面撇清了北戴河附带着的政治意味,也就是说,北戴河临时政治中心的身份被剥离,重新回归到旅游胜地的“原位”中。

然经过50个年头的积淀,北戴河的政治迷雾诚难凭借中央一声令下就彻底拨云见日。在公众意识里,尾随北戴河之后的称谓便是风云地、是非地、风波地、机变地以及离别地、凡此种种,都意图将北戴河的历史成分凌驾于现实身份之上。毕竟,作为旅游胜地,中国不缺北戴河。而作为负载着中国50年起伏变化的临时政治中心,北戴河则是无可取代的。

历史没有如果,如同北戴河见证的中国历史那般,已定格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帷幕上。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暑期在北戴河办公。由于北戴河接待的对象主要为中央领导、劳模、中外专家和驻华使节等,所以在老百姓眼中,北戴河自然而然成了神秘的“圣地”。虽然“北戴河会议”向外界传递的是“休假”,然对于中共领导人来说,所谓的休假,不过是借此机会对种种问题进行沟通、研讨并交换意见,统一思想,并将最后达成的成熟意见拿到中央全会上讨论。

梳理一番,不难发现,历届中共领导人都与北戴河有着牵扯不断的“故事”。

然作为临时政治中心,北戴河很难避让开玄机重重的政治迷雾。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重提阶级斗争以抢占政治主动权、“用小说反党”罪名整治习仲勋等乱扣帽子事件以及抓小辫子等,无一例外都发生在北戴河。就此,有党建专家表示,北戴河夏季办公制度的本质,其实是非制度化的政治机制。2003年北戴河办公制度的取消,被视为中国迈向政治民主的新一步。

7月11日,《理论与改革》杂志援引美国学者卡尔•科恩(CarlCohen)着作《论民主》阐述了北戴河办公制度的取消对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意义所在。文中说道,“民主的广度是由社会成员是否普遍参与来确定的,而民主的深度则是由参与者参与时是否充分,是由参与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北戴河“宫廷密谋”制度的取消,意味着政治走向公开化,公民亦能实现自主的政治参与。而事实上,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远非北戴河“一己之力”所能承受得起。

将视角拉回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的前世今生已经被封存在了历史的档案室里。然作为一个符号,它的退出却成了中国政治民主步步前进的信号。半个世纪前的北戴河,非制度化的政治形态、不健全的政治制度以及人治的传统留给中国的“伤疤”至今尚未痊愈。而今,面对政治制度化、公开化、法制化的迫切需求,北戴河负载着的重重玄机众说纷纭,然一个基本的事实已经明晰,那便是——中国需要拨开重重政治迷雾,在政治民主的道路上踩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来源:纽约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