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 为何要“闹洞房”?(组图)

发表:2023-08-04 15: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洞房 结婚 闹房 听房 驱邪避灾 洞房花烛夜
结婚又被称作“入洞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称为人生的四大喜事,而“洞房花烛夜”被列为四喜其一,而“洞房”便是结婚,那么为何称结婚叫入洞房?人们还要“闹洞房”、“听洞房”呢?

为什么结婚被称作“入洞房”?

黄帝战胜了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天下初定。彼时中原大地的男女关系混乱,经常发生不同部落的人为了抢一个女子或男子大打出手的局面,纷争不断,因为“抢婚”会激化矛盾而又开始分裂。黄帝想改变这种“不正之风”,又苦于没有对策。

这一日,黄帝巡视部落,看到有一家人居住在洞穴内,为了防止野兽入侵,他们还在洞穴外用石头垒起了一圈围墙,留了一个仅供单人出入的门口。一个想法顿时在他的脑子里酝酿了开来。

黄帝跟众臣说,日后将一男一女配成一对,结婚的时候部落的人都来庆贺,举行礼仪,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夫妻交拜。意在宣告众人这两人已婚配。

随后将两人送进一个洞穴中,由双方父母送饮水食物,让小夫妻在洞里单独相处一段时间,学会怎么过日子。

经过婚配的男女,就不能再被骚扰,同时他们也不能再抢别人。仓颉为此特地写了个法规,慢慢父母们都知道给自己的儿女们挖洞穴垒围墙,结婚当天送进洞房里相处,群婚的传统就逐渐消失了。“洞房”的说法就延用了下来。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从洞穴居住到建造房屋,但对于最早“洞房”的说法却沿用了下来,成了结婚的另一种叫法。

 

洞房 结婚 闹房 听房 驱邪避灾 洞房花烛夜
“闹洞房”、“听洞房”都是为驱邪避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为什么要“闹洞房”“听洞房”?

闹洞房的习俗由来已久。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也曾记载燕地风俗:“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至少在汉朝,闹洞房之风已有流行。

闹房之风何以兴起?民间能拿得上台面的说法是为了让新娘见见世面,认识一下男家的亲友;也有说是亲友们担心新娘初到夫家,人地两生,寂寞紧张,于是大家到洞房和她开开玩笑、逗逗乐。俗谚不是说了嘛:“不闹不发,越闹越发”,这也是增添新婚喜庆气氛的一个手段罢了。

其实,闹洞房的原初本义是驱邪避灾

有一种传说,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神眼如炬,紫微星看出这是女子是魔鬼所化,伺机作恶,于是也跟着到了新郎家。那一女子先到,并躲进洞房。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入洞房了,紫微星挡在门口,说洞房里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紫微星说:“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本属私密的二人小空间涌进了众多的宾客,大家在洞房里嬉戏说笑。藏在暗处的邪鬼始终不敢出手伤人,到了五更时分,天要放亮,它只好匆匆逃走了。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洞房中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新房可增加人势的阳气,以驱逐狐怪等邪灵阴气,所谓“人不闹鬼闹”所说即此。嬉笑、吵闹,都是人为的声音,它体现人气和阳气,这样的气场越大越足,对可能存在的鬼气、阴气的克制、震慑作用也越强。

不只是传说故事,还有切实的民俗行为。比如在新房内点上长明灯,不只是制造“洞房花烛夜”的氛围,还有利用火烛的辟邪功能的考虑。有的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嘴里还要唱道:“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把驱鬼和迎祥求子连带起来。

中原有些地方还有“听房”的习俗,也是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忌讳新房如果没有人来听,就会“人不听鬼听”。新郎的父母发现新人房间窗下门前屋后无人听房,往往会拿一把扫帚披上一件衣服放在“新房”门外,就是让鬼魅看到而以为有人在听房,从而不敢靠近捣乱作祟。

闹房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加上各地风俗不同,形式也变化多样,陆续又添上了“不打不闹不热闹”、“闹得越欢过得越久长”等等简朴平实的吉祥祝愿,图个吉利,闹就闹呗。于是,到了今天,涉性的戏弄成了闹房的主题,驱驱邪避灾的原意日益模糊。

责任编辑:凯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